太原市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 本地楼市 优居原创 数据专栏 国内楼市 土地动态 新房快讯 城市建设 人物专访 商业地产 购房百科 房地产新政

全国土地出让金一季度超万亿 财源主要靠卖地

2014-05-05 00:00:00 来源:新浪房产 点击 评论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3%,而同期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仅为1.9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主要财政收入。


  


        地方卖地不断高涨


  


        房地产走过黄金十年,始终伴随着地方卖地不断高涨的冲动,“根源在于土地出让金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长期畸高。”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表示。


  


        整合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数据,近十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超过40%,最严重是 2010年,比重达69.4%。“土地财政诱使地方官员不断卖地,大搞房地产建设,有些地方把未来20年的房子都盖了。”胡志刚告诉记者。


  


        再次启动卖地模式


  


        上半年,二线城市楼市出现降温现象,土地买卖节奏放缓,一些地方政府压力陡增。记者注意到,已有不少城市带着自己的优质土地,走出家门,再次启动卖地模式。


  


        近日,中国经济研究院发布了我国23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即“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结果显示,23个省份中,浙江、天津分别以66.27%、64.56%的占比排名第一、第二。换句话说,浙江、天津两地政府债务有2/3的份额要靠卖地来偿还。此外,23省份中,依赖度最小的城市也有1/5债务需靠卖地偿还。


  


        一方面,不断高涨的土地价格对房价推波助澜,百姓的买房承受能力、耕地保护红线都几乎达到极限;另一方面,政府卖地一次性收取的土地收益,实际上是预支了未来几十年的土地红利。而这种“透支”必然影响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破解土地财政顽疾已经成为未来财税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多年来,‘唯GDP考核’是官员积极卖地的主要动力。因为土地财政既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财政收入,又意味着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随后。财政收入和GDP,刚好是考察官员政绩最核心的指标,不改变这一政绩观,地方卖地的冲动就无法抑制。”胡志刚说。


  


        专家建议,把当前70年的土地出让金所得,纳入土地基金分年使用,改变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收益性质,从而减少地方官员的卖地冲动。


  


        统筹:田斌 实习编辑:刘晓萍


  


        优居网微信账号:woaiyouju


  


        优居网新浪微博账号:优居太原


  


        优居网看房团报名qq群号:238540238


  


        新闻热线:0351-7638234 400-6990-777转0


  


        投诉电话:400-6990-777转0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腾讯腾讯
QQ空间QQ空间
人人网人人网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