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朗润君和商家访谈的第二期,本期我们就餐饮行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布局规划展开访谈。
访谈品牌:富士见 — 日本拉面
访谈人物:宋世奇
日本十年磨练的职人匠心,让日本人都赞叹的纯正日式拉面,一碗来自于东京早稻田的味道 。
— 拉面专家 宋世奇
访谈内容
Q1: 为什么会选择在东京创业?
宋世奇表示,一方面因是太原本地人,想把中华美食带入日本;其次感觉日本市场存在很多空缺,中国美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米线类、煎饼(可以包各种蔬菜小吃,呈现出干净、上档次的感觉,区别于之前老北京的街头煎饼,类似于日本超市内的三明治)、糖葫芦、黄焖鸡(改良版)等。
Q2: 疫情对于该商家的影响?
宋世奇表示,疫情对于商家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去年同期2月份销售额18万,今年无盈利,反而亏损3万多,相较去年同期亏损约10万左右。虽然员工工资减少支付,但高损耗、高租金成本仍是一大难点。
店面于3月18日复工,当天销售额200元,从开业到3月底,平均每天的销售额为300-400左右,从4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现在销售额仅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0%-70%;去年五一期间每日销售额为1万元左右,今年五一期间最高当日销售额为7000元左右。短时间内,疫情带来的影响会一直存在。
Q3: 复工后,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此次危机?
由于这次疫情来的猝不及防,彻底打乱了经营节奏,我们总体很无奈、被动,疫情期间,我们与线上平台合作销售,推出无接触外卖配送,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客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
此外,日本在疫情期间对于餐饮行业会发补助,每人22万日元(1万5人民币),疫情期间照看孩子的母亲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发每月工资。
Q4: 您认为餐饮行业线上营销目前成效怎么样?
宋世奇认为,对于餐饮行业,线上营销的作用微乎其微,若非专做外卖,线上营销盈利较少,且外卖平台扣点比较多,实际盈利较少,再加上疫情期间抽点至20%(平时抽点17%)。但在疫情期间,很多商家转做外卖,但是盈利总体不高。
Q5: 您认为线下实体店与互联网结合有哪些优势?
宋世奇表示,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还是有成效的,单纯拿餐饮行业来说,在线上平台可以打出口碑,受益良好。例如通过口碑评价、商品展示,来拓宽实体店品尝的人群(类似于广告)。商家针对网络平台宣传较多,属于长期规划。餐饮行业必须做线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才抓住消费群体。
Q6: 您认为社区型的商业会存在什么优势?
此次疫情,社区商业的优势凸显出来,让人们改变了对于社区商业的认知。社区商业相比与购物中心而言,抗风险能力更高,因为社区商业的便利性,快捷性明显优于购物中心。
在疫情下,购物中心关门歇业,家门口的便利店,生鲜超市,反而变的非常重要,对其有了依赖性,使得社区商业供不应求。
Q7: 您认为街铺型的商业与购物中心商业各有哪些优势?
街铺型商业首先具有便利性、交通四通八达,昭示性比较好,营业时间也比较灵活,类似于中正天街店铺。购物中心商业业态比较丰富,吸客能力非常强,顾客群体集中,商场统一管理,很规范,环境也很舒适,并且停车也比较方便。
Q8: 您对商场或社区商业运营管理方有哪些较好的建议?
宋世奇认为,应该以商户的需求为主,积极配合商户,避免主次颠倒。若涉及到因商场的原因使商户停业歇业,应及时给予补偿。可以借鉴日本的管理方式,以商户角度出发,重点考虑怎样让商户赚钱,从而打响商场的名气,拉动消费。
Q9: 您对于太原未来的城市发展怎么看?发展方向或者产业结构方面。
总体来看,太原近几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从16年年底高架桥建设完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太原整体上出现了大城市的感觉,身为太原人,其实挺自豪的。
就个人而言,比较看重长风街及长风街以南的发展,长风街作为太原市的中心,加上政府向南发展的方针,未来此区域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现在整个山西都在寻求转型,产业结构也发生变化,未来可能开始向旅游,文化这种产业转型。
Q10: 通过疫情,您从中得到了什么收获?
宋世奇认为,疫情期间,很多的服务性行业倒闭。特大型与较小型的餐饮业态比中等企业生存能力强,小的店铺可以根据市场灵活调整,抗风险能力强,大的店铺会有一些政策、资金上的支持。这次疫情可能会在未来长期存在,同时也随时面临着二次爆发的风险,在未来的投资方面,可能会倾向于小面积店铺。
Q11: 疫情之后,您对于新店选址有哪些规划?
对于店铺的选择仍偏向于太原市内的各大商圈中心,在其选址方面会倾向商场内部,因为其人口流量大,客户群体年轻化。如果把店开到社区,顾客接受度不高。
疫情过后,餐饮行业会迎来新一轮洗牌,也是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是面临新挑战的时刻。餐饮业如何面对其中“危”与“机”,如何发挥你敏锐的嗅觉抓住机会,值得我们思考!
优居网咨询电话:0351-3505555
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或搜索“ktkj52yj”,添加小编为好友
方便和小编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