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午12时,漪汾街漪汾苑小区路口,斑马线上、隔离栏旁,准备过马路的太原市民们仔细观察着路况,以便在滚滚车流中迅速通过。像这样的场景,在并州路、坞城路、南内环桥东等大型居民区、学院区和商业区所在街道经常出现。在一些新建道路上,由于人行天桥等设施缺失,行人过个马路可能需要绕行五六百米。
机动车道越建越宽,但行人出行却越来越难。行人安全出行的问题受到政协委员的关注,连日来,太原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摆问题,提建议。
上下学高峰人车混行
在委员们提交的提案中,反映漪汾苑小区路口人车混行情况的最多,为此记者专程来到漪汾街,观察上下学高峰期行人过马路的问题。
26日11:45,漪汾街漪汾苑小区门口。此时,正值上下学、上下班高峰期,横穿马路的行人、骑车人与直行的汽车混在一起,有时还会出现司机和行人谁都不让谁的情况,交通十分混乱。“这里属于太原的老小区,人口较多,小区附近有幼儿园、小学、中学,马路对面是华宇购物广场,一到上下学高峰,过马路就是个大难题。”市民王先生说。
记者在这一路段观察了近一个小时,像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2:30左右,人车混乱的现象才渐渐缓解。“我觉得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架天桥,让人们安全过马路。”市民高先生建议。
架设人行天桥缓解交通压力
在本次召开的太原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关注安全出行,建议建设城市立交网的委员非常多。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造成交通堵塞的原因,一方面是太原常住人口持续增长;其次,路面车辆逐年增多。
人行天桥的作用主要是可将人与机动车辆进行分流,有利于车速的提高,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此,委员们建议在坞城路师范街路口、漪汾街漪汾苑口、南内环桥东等人流密集的地点多建过街人行天桥。
人行天桥设计应顾及骑车人
据记者了解,在太原市民反映强烈的拥堵路段,“堵源”除了汽车、路人外,自行车和电动车也占很大的比例。为此,九三学社的委员们建议,新建的天桥要进行人性化设计,要保障骑车人的通行权益,在非十字路口天桥必须设计自行车通行道。“天桥可装设电动扶梯、升降梯,方便残疾人士使用。也可以是有“盖子”的,或完全采用密封式设计并安装空气调节系统。”太原市政协委员荆俊杰建议。
除此之外,九三学社的委员们还建议,可统筹市政资源,分批分期建设。先在学校、医院、公园等人流集中的地区先行建设,如36中、太原火车站等附近。
将规划200多座人行天桥
太原市规划局市政处处长李旭东介绍,年前,太原市规划局已经就城市拟架设人行天桥提出了专项规划,并对全太原市200多处节点(包括人口密集的小区、医院、学校和商业区)做了统计,将在这些节点架设人行天桥。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李旭东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与城建等部门进行协商,确定施工时间及方案。
统筹:田斌责任编辑:丁菲
优居网微信账号:woaiyouju
优居网新浪微博账号:优居太原
优居网看房团报名qq群号:238540238
新闻热线:0351-7638234400-6990-777转0
投诉电话:400-6990-777转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