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通枢纽太原南站落成通车,山西大学及山西财经大学东迁在即、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环绕片区……2014年底,太原北营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落地开工,占地逾千亩、投资160亿元的万科太原新中心开工。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意义何在?北营片区对于太原城市发展乃至山西经济复苏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北营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如何融入现代都市?万科负责的北营城中村改造项目目前建设进展如何?……带着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由山西晚报社主办、太原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协办的《“太原北营蝶变重生”城市发展精英论坛》于8月30日上午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我省权威学者、业界知名人士共同探讨北营片区的城市价值,共话北营城改的历史意义。
太原城改机遇前所未有
环境恶劣、污染严重、建筑杂乱、乱象突出……作为城市发展的暗点和乱点,全国各地对城中村问题一直颇为关注。省城太原启动、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已有逾10年的历史,但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10月12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太原调研考察时,深入城中村了解情况,针对城中村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要求和意见。王儒林说,“我们不能让省会城市1/3左右的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乱、差的环境里。”今年年初,太原市委市政府凝聚全市干部和群众力量,开始推进史无前例的城中村改造工程。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中元今年上半年多次主持、参与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调研工作。在此次论坛上,李中元特意给参会嘉宾们介绍了太原城中村改造的历史意义和进展。
李中元称,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程吹响了太原市率先发展的集结号,找到了太原转型升级为真正大都市的一个突破口。可以说,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是太原市举全市之力统筹城乡、实现太原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富民强市工程,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廉洁发展的示范工程。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程有多个前所未有。首先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全市170多个城中村要在三年之内全部启动实施整村拆迁改造工作,今年启动实施改造的村子就有54个,目前已经完成整村拆除的村有30个,34个村启动了回迁安置房建设。仅今年城中村改造工程,就涉及3.6万户,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共30万人,涉及旧村占地面积39.5平方公里。而太原市全部完成170多个城中村改造,涉及总户数将超过10万户。因为这项工程的涉及面前所未有,所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投资、规模、影响、难度、挑战、机遇也是前所未有。这个规模浩大且影响力深远的系统工程,在太原市城镇化进程上史无前例、千载难逢。
山西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于世玮发言表示,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讲经济转型、企业转型、产业转型、产品转型,转型的方向在哪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就是要借力或助力以人文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太原城中村改造工程恰恰带来转型实践的机会和挑战。
北营片区发展生机无限
随着太榆同城化战略不断推进,围绕太榆路两侧的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落地,北营片区及辐射范围内的土地及楼市炙手可热。北营片区能否成为太原市未来的新中心?论坛上嘉宾畅谈自己的分析观点。“太原南站距离晋中市榆次区的顺城街18公里,距离太原市北部的迎新街也是18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地处太原和榆次中间,必然会成为太榆同城化的中心。”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培生教授在论坛上表示,北营地区汇集高铁客运站、高速国道公路入口、航空机场及市内环路入口、地铁站等多种交通枢纽,是国内少有的近距离聚集铁路、公路、航空及城市道路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交通优势难得、十分突出。
马培生认为,交通优势仅仅是提供了旅客、物资的集散便利。对于北营地区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其特有经济和文化优势:太原高新区、太原经济开发区、山西科技创新城、晋中经济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区、山西大学城及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园区、高校环绕周围,是太原、榆次甚至山西未来的经济、文化所在。万科太原新中心坐享如此之多的资源,在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的同时,自觉、主动地融入、服务周围园区、高校,将生机勃勃、商机无限。
山西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于世玮也认为,北营片区地处太原和榆次同城化的节点处,地理位置优越,本来就有一定的城市基础。政府将重点打造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与此同时,也将聚集、吸引、辐射周边,成为太原新的门户区域、热点区域。另外,社会各界看好太原南部、北营片区的未来预期,这也促成了北营片区的走热。“南站西广场正在建设配套商业物业,其北侧将规划建设一个旅游集散地,这个旅游集散地将连接高速路。这也是北营南站片区的一大利好。”山西省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建筑师冯高磊在论坛上透露了一则重要规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