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 本地楼市 优居原创 数据专栏 国内楼市 土地动态 新房快讯 城市建设 人物专访 商业地产 购房百科 房地产新政

明清时期的王公府邸,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2016-12-02 00:00:00 来源:优居网 点击 评论

真正的大宅

  不是用钱堆砌起来的红墙绿瓦

  背后的历史底蕴才是价值的体现

  它是居住艺术与美的结合

  纵览那些知名的中国古代王府大宅

  无不印证着这一点

  01

  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府邸主人非富即贵

  乾隆四十年前后,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又离皇宫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买下了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了大名鼎鼎的“和第”。

  和珅因罪被赐死之后,嘉庆皇帝将这座宅第赐给了他“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于此同时,嫁给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咸丰元年,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的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他大筑邸园,并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藏宝楼富可敌国

  恭王府府邸最深处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后面的墙共开了88扇窗户,里面有108间房,据说这里是和珅的“藏宝楼”,当年放满了珍宝,富可敌国。

  嘉庆四年,嘉庆皇帝抄了和珅的家,搜出来的财富共约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恭王府“三绝”

  恭王府中有三绝,分别是花园中的西洋门、康熙御笔“福”字碑和室内大戏楼。

  西洋门

  康熙御笔“福”字碑

  大戏楼

  02

  雍和宫

  雍和宫原址为明朝的太监房,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皇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称雍亲王府。

  雍正即位后,将其中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行宫,后来行宫被火焚毁,遂于雍正三年将上院改为行宫,称雍和宫。

   出过两位皇帝的龙潜福地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之后,曾在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均被改为了黄色琉璃瓦。

  又因为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的规格。

  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

  乾隆九年,雍和宫被改作正式的藏传佛教寺庙,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03

  礼亲王府

  礼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明代曾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关进驻北京之后,此地为礼亲王、清太祖次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所有。

  此处府邸并非最初的礼亲王代善的王府,而是代善之孙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王府,由于杰书实称康亲王,故府亦称康王府。

  清代第一王

  和硕礼亲王是满清王朝十二位铁帽子王之首,其始封者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末代为濬铭。爵位世袭共传十代,共有十五人袭爵。从1636年至1914年共278年,堪称清代第一王。

  代善

  王府规格高

  北京有句老话“礼王府房,豫王府墙”,说得是礼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墙高。由此不难看出礼王府的规格,在北京诸多王府里面的等级非常之高。

  礼王府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在清代所建的诸多王府中,最大的就要数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了。

  04

  庆亲王府

  庆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定阜街西部路北,是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的亲王府之一。

  该府原是道光朝大学士琦善的第宅,因他在鸦片战争中擅自割让香港而被查办并籍没家产,之后奕劻迁至此地。在光绪十年晋封为庆郡王之后,奕劻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地,始称王府。

  四大世袭罔替亲王府之一

  奕劻在咸丰二年承袭贝勒爵,同治十一年晋郡王衔,光绪二十年被封为庆亲王,光绪三十四年又以亲王世袭罔替。

  奕劻是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来,二百五十年间第一位以宗室旁枝身份获得世袭罔替特权的铁帽子王。

  奕劻

  05

  醇亲王府

  醇亲王府有两处,南府在西城太平湖洞里,原是荣亲王府,北府在后海北沿,是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纳兰明珠、永瑆的宅邸。

  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是由此得来。

  纳兰明珠旧宅

  醇亲王府原是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院,他的长子、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就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

  纳兰明珠(左)与纳兰性德(右)

  曾出过两位皇帝

  醇亲王府曾出过两个皇帝,一个是在南府出生的奕譞的儿子光绪皇帝,另一个是在北府出生的奕譞的孙子宣统皇帝。

  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是清王朝最后的两个皇帝,可以说醇亲王府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结束。

  光绪皇帝

  宣统皇帝

  06

  明晋王府

  公元1376年,朱棡就藩太原前,派遣他的岳父谢成对宋代太原城向南、北、东三个方向扩展。扩建后的明代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侧包砖,共开八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大南门和新南门。

  明晋王府早已消失,现在的我们只能依靠资料来解读曾经的晋王府。

  奠定当今太原城的格局

  在谢成组织修建的晋王府,俨然就是一座小一号的皇宫。晋王府的西墙就是宋代太原城的东墙,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威严宏大的气势。当年晋王府宫城的四个门,大致就是今天的西华门街、东华门街道、南华门街。杏花岭是今天太原七个城区之一,而杏花岭、松柏坡当年都是晋王府的花园。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随着朱明王朝的逝去,太原春雨依旧,杏花岭却是只闻其名而不闻花香了。建国以后,昔日王孙公主游览休憩之所成为万民同乐之地。

  没有昔日的晋王府,哪有今日的龙潭湖

  明晋王府早已逝去,却不会历史湮没。万达·龙樾府传承晋王府的历史底蕴,汲取山西大院精华,屹立在龙潭湖东岸。作为万达集团的又一力作,万达·龙樾府以淬炼9年时光,经过6次推翻总规划,40次调整立面形象,300余次重修设计图稿,21次修正建筑结构,108次户型修正,3000余个日夜的推翻重来,只为成就精装大宅,以诚意敬献龙城。

  ▲万达·龙樾府样板间——客厅(实景图)

  ▲万达·龙樾府样板间——卧室(实景图)

  ▲万达·龙樾府样板间——餐厅(实景图)

  

  万达·龙樾府

  销售热线:0351-3177777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