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 本地楼市 优居原创 数据专栏 国内楼市 土地动态 新房快讯 城市建设 人物专访 商业地产 购房百科 房地产新政

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河将成滨水景观

2014-06-09 00:00: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点击 评论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人们就有亲近水源的习惯。对于生活在内陆城市的太原人来说,这种愿望更为强烈。作为全面改善太原环境质量“五大工程”之一,我市多年来持续加大对水环境的整治力度,先后启动实施了一批河道治理、绿化美化工程。“世界环境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通过治理,不少市区中心的河道告别了黑河臭水,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汾河城区段三期治理以及市区多条河道的综合整治,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市民生活更舒心。


  


        打造汾河绿色长廊


  


        6月的太原,风景秀丽。每逢周末,站在迎泽大桥上向远处望去,汾河景区内,孩子们在水边追逐嬉戏,家长们则在一旁不断摁下快门,记录下夏日里的美景。


  


        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是我市一项实施时间最长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和建设,形成了20.5公里的市中心绿化长廊,包括柴村桥至胜利桥7公里长的人工湿地等。如今的汾河太原城区段,不仅恢复了往日风采,而且连续下降20余年的地下水也止降回升,汾河干流沿线总计完成绿化造林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得到大幅提高。


  


        如今,在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形成如此规模的绿色走廊,对防洪排涝、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据观测,在炎热的夏季,这里的最高气温比其他区域低4℃左右,相对湿度高10%至20%,景区绿地每日产生的氧气,极大改善了市区空气质量。景区的鸟类品种也大幅增加,不少摄影家时常来这里采风。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汾河太原段三期工程的综合治理,改造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治理工程现已全面展开,力争2015年年底前完成一号池蓄水工程。根据规划,汾河景区还将由柴村桥向北至中北大学进行10公里的湿地建设,由祥云桥向南至迎宾路进行12公里的蓄水美化工程建设,最终形成纵贯太原市区南北42.5公里的绿色景观长廊。


  


        多条河道告别黑水臭味


  


        近年来,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九院沙河、虎峪河和玉门河的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大受影响,再加上河道内垃圾倾倒现象严重等问题,城市形象也大受影响。


  


        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治理,上述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九院沙河一期治理工程已顺利完工,市区段淌黑水、散臭气现象得以根治,这也是近年来我市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一大工程。九院沙河为汾河一级支流,主河道全长约16.2公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是造成九院沙河周边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万柏林区连续三年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沿河道两侧铺设污水管道,对九院沙河进行全线截污,彻底解决“淌黑水”和“冒臭味”的问题。为达到污水净化目的,有关部门还把截流污水就近接入南堰污水处理厂和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管网系统,进行集中处理。


  


        如今,经过多年来的集中整治,九院沙河、虎峪河和玉门河等河道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初步达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河道防洪标准也都提高到50年一遇,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万柏林区还对河道周边设施进行了修缮,更换了栏杆、拓宽了桥梁、绿化了河槽,优美的河道已成为市民驻足观赏的景观。


  


        下一步,我市还将对虎峪河、九院沙河等河道继续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源头截污工程,使其防汛能力进一步提升。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